PRODUCT CLASSIFICATION
產品分類由于污染氣體排放、污水排放等導致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,國內要求改善環境的呼聲日趨高漲。在“十二五”期間,節能環保被放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。目前整個行業環境監測數據的職能在轉變:變成一個可以考核下級政府的一個工具,上級政府通過環境監測指標下放減排任務,利用空氣質量數據倒逼結構調整,因此,環境監測業務的實際需求量比之前政府規劃的量要大很多,這種趨勢從去年開始有苗頭,今年開始集中爆發。“上半年市場兩個趨勢,一個是項目越做越大,如河北省公司一個標中標金額在1.2億元左右。另外一個便是行業競爭加劇,價格戰的趨勢明顯。”
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多是中小企業生產的中低檔產品,技術水平一般,產品種類少,故障率高,使用壽命短。這樣使得監測頻次低、采樣誤差大、監測數據不準確,不能及時反映排污狀況,既影響環境管理的科學決策和執法的嚴肅性,又易挫傷企業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的積極性。
對于現階段的問題,我們*先要加大對環保工作急需的監測技術的科研投入,把環境監測技術的開發列入環境科研重點領域。借助國家各種扶持政策,推進環境監測儀器的產業化和技術升級。同時促進監測儀器科研與生產結合,鼓勵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、大學和科研機構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合作,加快環境監測技術的成果轉化。
第二,利用市場調控手段,促進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的重新組合,逐步改變監測儀器生產技術薄弱、投資分散、低水平重復、市場競爭力低的狀況,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,形成一批監測儀器生產的骨干企業。同時產品要從中低檔向儀器設備上調整,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。
第三利用技術改組、改造和提升環境監測技術與儀器設備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,加速國產化進程。應提倡在相近技術水平的情況下,首先采用我國國產監測儀器設備,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,適當地提高我國國產儀器、設備的價格,提*空間使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提高制造水平。對國外已有先進的成套技術的監測儀器,鼓勵引進、消化、吸收國外的關鍵技術,合資生產,再逐步實現國產化。